-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概述】
胃扭轉是一種少見的病癥。急性胃扭轉與解剖上的異常密切有關,其癥狀出現(xiàn)突然,表現(xiàn)為上腹劇烈疼痛,并牽涉背部及下胸部,嘔吐頻繁,嘔吐物中不含膽汁,上腹膨隆而下腹部平坦。
針灸治療本病的最早報道在1976【1】。之后,各地相繼有這方面的文章發(fā)表。鑒于本病屬于危急病癥,現(xiàn)代醫(yī)學中一般主張手術治療,故試用針灸有著一定臨床意義。從收集的文章看,無論用針刺、電針、穴位埋線還是耳針加顛簸法,都有較好的效果。還發(fā)現(xiàn)如果針刺得氣感應能直達胃部,出現(xiàn)胃抽動、攣縮之感時,療效更佳【1~8】。目前,雖然例數(shù)還不多,報道也以個案為主,但因多次驗證,且近年已出現(xiàn)較大樣本的資料【9~10】。表明針灸可能是本病一種有前途的非手術療法,所以予以選入。這里提供的方法還不夠成熟,有待進一步完善。
【治療】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內關、足三里、筋縮、脾俞、胃俞、中脘。
配穴:關元、三陰交、天樞、下脘、合谷。
(二)治法
針灸應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以主穴為主,適當加配穴,中脘、胃俞宜配合應用亦可單取足三里穴。足三里,用28號1.5寸毫針直刺,一般酸脹感可擴散至足背,有時有麻電感至足背。單用足三里時,可給予硫酸鋇混懸液500ml口服。余穴采用“氣至病所”手法,亦最好能激發(fā)出氣至針感。均采用瀉法,以提插捻轉手法,持續(xù)運針20~30分鐘,刺激強度可由弱到強。背部輸穴,亦可接通電針儀,疏密波,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刺激量為宜,通電30分鐘。針后,艾卷雀吸法灸腹部穴位和三陰交穴,每穴15分鐘左右,至皮膚潮紅,暖氣入腹。也可用紅外線腹部照射15分鐘。每日針灸1~2次。
(三)療效評價
以針灸為主治療140例,全部獲愈【1~7,10~12】。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梁丘、地機、溫溜、養(yǎng)老。
(二)治法
選好穴位后,局部常規(guī)消毒,取30號毫針針刺,得氣后留針10~30分鐘,留針期間每隔4分鐘行針1次,均采用捻轉瀉法,刺激強度由弱到強,同時令患者配合收小腹,挺胸運動,并做3~5次仰臥起坐活動。每日1次,3~5次為1療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X線鋇透胃復們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緩解,X線鋇透胃尚未完全復位;無效:臨床癥狀同治療,X前線鋇透胃扭轉未改善。
共治療26例,結果:痊愈20例,顯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3%【13】。
電針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上脘透中脘、承滿、足三里。
配穴:下腹痛加三陰交,脾胃虛弱加脾俞、胃俞,失眠加太陽、安眠。
(二)治法
主穴均取,據(jù)癥加配穴。首先將毫針刺入穴位,提插捻轉平補平瀉,針后接通電針儀,用疏密波,頻率14~16次/分,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出針后選1~2穴,以當歸注射液,每穴注入2毫升。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2例,結果痊愈3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5%【9】。
【主要參考文獻】
【|】黃德洲。穴位刺激療法治療胃扭轉二例。新醫(yī)藥學雜志1976;(9):35.
【2】解放軍161醫(yī)院理療科。電針、紅外線照射治療胃翻轉4例。中華理療雜志1980;3(2):98.
【3】馬兵。電針治療胃翻轉一例。遼寧醫(yī)藥1980;(1):3.
【4】嚴玉林。針灸治療胃扭轉。新中醫(yī)1980;(1):44.
【5】羅偉。針灸治療胃扭轉一例。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0;(1):32.
【6】萬耀先,等。針刺治療胃扭轉9例。中醫(yī)雜志1980;21(11):49.
【7】韋勇。針刺治愈胃扭轉一例報告。廣西中醫(yī)藥1981;(3):36.
【8】張之珠,等。耳針加顛簸法治愈胃扭轉。山東中醫(yī)雜志1984;(6):43.
【9】朱敏,等。電針和穴位封閉治療胃扭轉42例。中醫(yī)研究1989;2(3):39.
【10】劉建民,等。針灸治療胃扭轉70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90;10(6):13.
【11】李振華。針刺足三里整復胃扭轉51例。山東中醫(yī)雜志1992;11(4):28.
【12】李發(fā)儀,等。針刺治療胃扭轉7例。實用中醫(yī)藥雜志1996;12(1):24.
【13】郎福文。獨取郄穴治療急性胃扭轉26例。針灸臨床雜志1997;13(4、5):80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