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治療方法:
1.局部藥物治療
(1)2%~4%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本藥系治療嬰幼兒鵝口瘡的常用藥物。用于哺乳前后洗滌口腔,以消除能分解產(chǎn)酸的殘留凝乳或糖類,使口腔成為堿性環(huán)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長和繁殖。輕癥患兒不用其它藥物,病變在2~3天內(nèi)即可消失,但仍需繼續(xù)用藥數(shù)日,以預防復發(fā)。也可用本藥在哺乳前后洗凈乳頭,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復感染。
(2)龍膽紫水溶液:龍膽紫液在1:10萬的濃度時,仍能抑制念珠菌的生長。口腔粘膜以用1/2000(0.05%)濃度為宜,每日涂搽3次,以治療嬰幼兒鵝口瘡和口角炎。但藥物染色后,不宜觀察損害的變化。市售1%龍膽紫醇溶液,因刺激性大,不宜直接用于嬰幼兒口腔粘膜,但可用于皮膚病損。 (3)洗必泰:洗必泰有抗真菌作用,可選用0.2%溶液或1%凝膠局部涂布,沖洗或含漱,也可與制霉菌素配伍成軟膏或霜劑,其中亦可加入適量去炎舒松,以治療口角炎、托牙性口炎等(可將霜劑涂于基托組織面戴入口中)。以洗必泰液與碳酸氫鈉液交替漱洗,可消除白色念珠菌的協(xié)同致病菌——革蘭氏陰性菌。
2.抗真菌藥物治療
(1)制霉菌素(mycostatin):本藥屬四烯類抗生素,1mg相當于2000U,宜于低溫存放。不易被腸道吸收,故多用于治療皮膚、粘膜以及消化道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局部可用5萬~10萬U/ml的水混懸液涂布,每2~3小時一次,涂布后可咽下。也可用含漱劑漱口,或制成含片、乳劑等。兒童(1~2歲)口服10萬U/次,每日3次;成人口服50萬~100萬U/次,每日3次。本藥的抑菌作用,可能是通過破壞細胞膜釋放鉀,從而引起細胞內(nèi)糖原分解中止而失去活力。口服副作用極小,偶爾有引起惡心、腹瀉或食欲減退者,療程7~10日。
(2)咪康唑(miconazole):本藥為人工合成的廣譜抗真菌藥,局部使用的硝酸咪康唑的國內(nèi)商品名達克寧。除抗真菌外,本藥尚具有抗革蘭氏陽性細菌的作用。散劑可用于口腔粘膜,霜劑適用于舌炎及口角炎,療程一般為10日。
(3)克霉唑(clotrimazole):為合成廣譜抗真菌劑,毒性較大,口服后吸收迅速,4~5小時血液中達到最高濃度,并可進入粘膜和唾液中。本藥能影響麥角固醇的合成,從而使真菌細胞膜缺損,內(nèi)容物溢出而導致真菌死亡。成人每日口服3次,每次g,日劑量最多3g.本藥的副作用主要為腸道反應;長期使用可影響肝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故目前多使用局部制劑。
(4)酮康唑(ketoconazole):為國外70年代后推薦使用的抗白色念珠菌新藥,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能抑制真菌細胞膜DNA和RNA,療效快,口服吸收2小時后達到峰值,通過血循環(huán)達到病變區(qū)。劑量為每日一次口服200mg,2~4周一療程。并可與其它局部用的抗真菌藥合用,效果更好。對于皮膚、消化道等口腔外真菌病也有明顯療效,目前在國外已代替二性霉素。本藥不可與制酸藥或抗膽堿藥同服,以免影響吸收。
3.綜合性治療
對粘膜明顯充血水腫、舌質(zhì)紅、口臭、尿黃、便秘等心火上炎或胃熱夾濕見證者,可服用“口炎沖劑”。
除用抗真菌藥物外,對身體衰弱,有免疫缺陷病或與之有關(guān)的全身疾病及慢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常需輔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的綜合治療措施,如注射轉(zhuǎn)移因子、胸腺素、脂多糖等,補充鐵劑、維生素A;以及多次少量輸血等。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療時間應適當延長,一般以14日為期,過早停藥易致病損復發(fā)。而肥厚型(增殖型)的療程應更長,有報道可達3~4個月,療效不顯著的白色念珠菌性白斑,應及早考慮手術(shù)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