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處于人體暴露的部位,其損傷在和平時期占全身傷的6.8%~20%,其中由于交通事故而導致的口腔頜面部外傷占整個頜面外傷的24.2%~35%.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口腔頜面部的外傷發(fā)病率是很高的,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口腔頜面部外傷的潛在危險
因口腔頜面部處于呼吸道與消化道的起端,頜面部外傷首先影響患者的呼吸和進食功能,嚴重的外傷往往同時存在顱腦外傷,并且易發(fā)生呼吸道梗阻等嚴重的并發(fā)癥,所以,孫主任認為:“口腔頜面部外傷的急救與處理應首先考慮影響傷員生命的因素。”應根據當時不同的急救條件而采取千方百計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處理活動性的大出血、糾正創(chuàng)傷或出血性休克等措施,并牢固樹立整體觀念,盡快確定有無顱腦、頸椎損傷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創(chuàng)傷,遵循“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當患者出現昏迷及意識障礙時,應急送醫(yī)院請神經外科處理,等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再處理口腔頜面部外傷。也可在急救的同時與神經外科醫(yī)生一起分別處理各自的外傷,如面部軟組織外傷的清創(chuàng)縫合、骨折的初期處理等。
清創(chuàng)要徹底功能盡量留
命保住了,然后就是治傷。對于損傷部位的壞死組織必須清除干凈,異物盡量去除。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預防感染。但對于正常組織,因頜面部血運豐富,組織抗感染能力強,所以應盡可能保留。而且創(chuàng)口只要無明顯的化膿及感染跡象即可一期縫合。面部有許多重要的組織結構,如腮腺導管等,損傷斷裂后應行端端吻合,內以硅橡管作支架,如導管缺損過多則可用靜脈代替導管移植,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導管功能。面部的表情由位于面部皮下的面神經各支支配,故面神經的損傷可使患者出現面癱,損傷后要盡可能早地在顯微鏡下行神經纖維的束膜吻合,若神經缺損可行帶血管的神經移植或從健側做跨面部的神經移植。
面部骨折,復位、固定是關鍵
在頜面部骨折中下頜骨骨折占57.2%~76.4%,上頜骨骨折占15.2%~32.8%,顴骨顴弓骨折占6.1%~24.2%.
面部骨折后除出現面部外形的改變外,尚伴有輕度不同的功能障礙,如張口受限,上、下牙不能對牙合,疼痛,面部腫脹和骨折斷端的出血。為了能得到恰當的治療,首先要正確的診斷,除醫(yī)生認真的檢查外,還要讓病人拍片,如下頜骨骨折要拍全頜曲面斷層片,上頜骨骨折拍上頜骨正位片,顴骨骨折拍顴骨正位片等。如遇頜面部多發(fā)性骨折最好讓患者進行CT檢查,并且可進行三維重建,以便清楚地顯示骨折移位的情況及發(fā)生的部位。
骨折處理的關鍵有兩條,一是正確的復位,二是牢固的固定。復位的方法有手法復位和牽引復位。牽引復位包括顱頜牽引和頜間牙弓夾板橡皮圈牽引。上、下頜骨復位的標準是上下牙咬牙合關系的恢復,咬牙合關系的恢復表明骨折已正確復位。復位以后要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固定的方法有內外固定兩種方法,目前應用較多、效果比較好的方法是堅固內固定即采用小鈦板和微型小鈦板行骨折內固定。其優(yōu)點是病人痛苦小,不用在口外皮膚上做切口,術后不遺留疤痕,影響美容,再者術后能張口進半流質飲食,而采用頜間夾板橡皮圈牽引的方法,患者術后不能張口影響患者的語言及進食,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固定要4~6周才能拆除。上頜骨及顴骨顴弓的治療可采用微型鈦板內固定術,其術后的效果是滿意的。對于頜面部陳舊性骨折的治療,因情況復雜而處理上比較困難,下頜骨陳舊性骨折需重新截斷后再固定,面中部1/3的骨折則要引用正頜外科技術及頜骨正畸技術。
最后,根據患者損傷的不同情況摸索出了一套整復的經驗,在遵循外科處理的原則下采用不同的方法,獲得了比較好的臨床效果。并且積極進行頜骨外傷后骨缺損重建的探索以及復雜性、多發(fā)性骨折的處理,盡最大努力恢復患者的外形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