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基礎醫(yī)學理論 > 其他專業(yè) > 正文

細胞間信號轉導

2009-07-10 19:06 醫(yī)學教育網
|

  本章重點:細胞間信息傳遞過程、細胞間信息物質,受體的類型及特點,細胞膜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途徑;包括 cAMP-蛋白激酶途徑、Ca2+-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cGMP-蛋白激酶途徑、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徑、核因子кB途徑。細胞內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途徑。信息傳遞途徑的交互聯系。

  本章難點:G蛋白的結構和功能、受體的結構及功能、Ca2+-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徑。

  一.細胞間信號轉導

  要點:細胞間信號轉導包括:細胞釋放信號分子→與靶細胞受體特異結合→對信號進行轉換→啟動各種轉導物偶聯的信號傳遞系統→產生生物效應。

  (一)信息物質

  1.細胞間信息物質:由特定細胞釋放的調節(jié)靶細胞活動的化學物質。有蛋白質和肽類氨基酸及其類固醇一氧化氮等信號分子。除經典的激素外,還包括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等。

  2.細胞內信息物質:很多信號分子作為第一信使不能透過細胞膜,通過受體,激活細胞內傳遞信息的小分子,引起生物效應稱為第二信使。常見的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IP3、DAG、Ca2+等。

  基本要求:

  1. 掌握細胞間信號轉導過程。

  2. 熟悉細胞間信息物質、細胞內信息物質。

  基本概念

  1. 細胞間信號轉導:

  2. 第二信使:激素與受體結合后,靶細胞內有膜外激素信號轉導的 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如cAMP、cGMP、IP3、DAG、Ca2+等,在激素作用中起信息傳遞和放大作用。這些靶細胞內的小分子化合物成為第二信使。

  二、信號轉導受體

  受體分為兩類:

  (一)膜受體

  1.環(huán)狀受體 (離子通道型受體)

  多為神經遞質受體,受體分子構成離子通道。受體與信號分子結合后變構,導致通道開放或關閉。引起迅速短暫的效應。

  2.蛇型受體

  7個跨膜α-螺旋受體, 有100多種,都是單條多肽鏈糖蛋白,如G蛋白偶聯型受體。

  3.單跨膜α-螺旋受體

  包括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體和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體。

 ?。?) 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體 這類受體包括生長因子受體、胰島素受體等。與相應配體結合后,受體二聚化或多聚化,表現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催化受體自身和底物Tyr磷酸化,有催化型受體之稱。

 ?。?) 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體,如生長激素受體、干擾素受體等,。當受體與配體結合后,可偶聯并激活下游不同的非受體型TPK,傳遞調節(jié)信號。

  (二)胞內受體

  位于胞液或胞核,結合信號分子后,受體表現為反式作用因子,可結合DNA順式作用元件,活化基因轉錄及表達。包括類固醇激素受體、甲狀腺激素受體等。 胞內受體都是單鏈蛋白,有4個結構區(qū):①高度可變區(qū) ②DNA結合區(qū) ③激素結合區(qū) ④絞鏈區(qū)

  (三)受體與配體作用的特點是:①高度親和力,②高度特異性,③可飽和性

  基本要求:

  1.掌握受體的概念。

  2.熟悉膜受體及胞內受體的結構、類型及特點。

  3.了解受體與配體結合的特點。

  基本概念:

  1. 受體:位于細胞膜上或細胞內,能特異性識別生物活性分子并與之結合,進而引起生物學效應的特殊蛋白質,膜受體多為鑲嵌糖蛋白:胞內受體全部為DNA結合蛋白。受體在細胞信息傳遞過程中起極為重要的作用。

  2. G蛋白:即鳥苷酸結合蛋白,是一類位于細胞膜胞漿面、能與GDP或GTP結合的外周蛋白,由α、β、γ三個亞基組成。以三聚體存在并與GDP結合者為非活化型。當α亞基與GTP結合并導致βγ二聚體脫落時則變成活化型,可作用于膜受體的不同激素,通過不同的G蛋白介導影響質膜上某些離子通道或酶的活性,繼而影響細胞內第二信使?jié)舛群秃罄m(xù)的生物學效應。

  三、信息的傳遞途徑

  要點:分為膜受體介導和膜內受體介導的兩條信息途徑。

  (一) 受體介導的信息途徑

  1.cAMP-蛋白激酶途徑

  是激素代謝調節(jié)的主要途徑。該途徑的特征是靶細胞內濃度改變和激活蛋白激酶A。其信息傳遞過程可歸納為: 胞外信息物質→受體→G蛋白→腺苷酸環(huán)化酶→蛋白激酶→酶或功能蛋白→生物學效應。

  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甲狀旁腺素等到達靶細胞后,與膜受體結合?;罨募に?受體復合物可結合G蛋白,釋出激活的G蛋白。再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

  2. cAMP的生成及作用

  腺苷酸環(huán)化酶 磷酸二酯酶

  ATP————————→cAMP ————————→5’-AMP

  Mg2+ PPi Mg2+ H2O

  cAMP可活化cAMP依賴性蛋白激酶( PKA),PKA為變構酶 。

  3.PKA的作用:PKA屬于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可使酶、靶蛋白等磷酸化,產生生物學效應。

 ?。?) PKA對代謝的調節(jié): PKA使物質代謝中關鍵酶磷酸化共價修飾,改變關鍵酶活性,可調節(jié)糖原代謝,脂肪動員等物質代謝過程。

 ?。?)PKA對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cAMP濃度升高可使某些基因的表達增加,這些基因的轉錄調控區(qū)有共同的DNA序列,稱為cAMP應答元件(CRE),轉錄因子稱CRE結合蛋白(CREB) 能與CRE結合, C亞基還可催化CRE調節(jié)蛋白(CREM)及轉錄因子磷酸化激活,促進基因轉錄表達。此外PKA可使組蛋白磷酸化后與DNA結合松弛而分離。

  (二)Ca2+-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

  以細胞內Ca2+濃度變化為共同特征 ,Ca2+為第二信使。通過多種鈣結合蛋白直接或間接影響酶活性和離子通道的開關,而產生生理效應。

  1.Ca2+-磷脂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

  該信號通路是以三磷酸肌醇(IP3)及二脂酰甘油(DAG) 為第二信使的雙信號途徑。

  (1)IP3和DAG的功能

  當去甲腎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等與受體結合后,通過G蛋白介導磷脂酶C,催化膜磷脂PIP2水解生成IP3和DAG,IP3和DAG分別通過兩條途徑參與信號轉導。IP3主要釋放細胞內儲存的Ca2+,使胞液中Ca2+增加,然后通過Ca2+-鈣調蛋白系統影響細胞功能;DAG可活化PKC,然后催化細胞內各底物磷酸化。

  (2) PKC的功能 屬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

 ?、?調節(jié)細胞代謝作用 PKC激活可使底物蛋白的絲\蘇氨酸磷酸化,還可提高胞漿內 Ca2+濃度, PKC參與調節(jié)的過程相當廣泛。

  ② 調節(jié)基因表達的作用 PKC到胞核磷酸化反式作用因子,加快立早基因的表達,此過程稱為初級應答。反式作用因子穿進核膜,再被PKC磷酸化而活化,促進細胞增殖基因的轉錄和表達,稱為次級應答。

  2.Ca2+-鈣調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 IP3為水溶性小分子,與胞液受體結合,可促進 Ca2+通道開放,胞液Ca2+濃度升高,Ca2+結合鈣調蛋白(CAM)使其激活。進而激活Ca2+-CAM蛋白激酶。

  受CaM激酶磷酸化調節(jié)的底物非常廣泛,包括代謝關鍵酶,信號相關酶類,如腺苷酸環(huán)化酶等。還通過靶蛋白磷酸化促使平滑肌收縮,加速神經遞質合成,促進基因表達和細胞增殖。

  基本要求:

  1.熟悉影響細胞內cAMP濃度的因素。

  2.掌握PKA的結構、激活過程及PKC的功能。

  3.掌握cAMP-蛋白激酶途徑、Ca2+-磷脂、Ca2+-鈣調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的特點及過程。

  基本概念:

  1. 鈣調蛋白(CAM):是細胞內的重要調節(jié)蛋白由一條多肽鏈組成,有4個結合位點,當胞漿內Ca2+增高,與結合,其構象發(fā)生改變而激活Ca2+- CAM激酶。

  2. cAMP依賴性蛋白激酶( PKA):是一種由兩個催化亞基(C)和兩個調節(jié)亞基(R)組成的四聚體 。每個上有兩個cAMP結合位點,當cAMP與R結合后, R脫落,游離的C是底物蛋白特定的絲/蘇氨酸殘基磷酸化。因其活性受cAMP調控,故稱cAMP依賴性蛋白激酶。

  (三) cGMP 蛋白激酶途徑(PKG途徑)

  cGMP 是激活蛋白激酶G(PK G)的第二信息分子,鳥甘酸環(huán)化酶(GC)作用于GTP 產生cGMP,人體細胞中存在兩種類型的鳥甘酸環(huán)化酶:結合型GC和可溶性GC, 它們的激活方式不同。結合型GC是漿膜整合蛋白,激素如心鈉素與其膜受體結合后激活該酶,該酶再催化GTP生成 cGMP,cGMP水平升高,進一步激活蛋白激酶G??扇苄悦甘桥c亞鐵血紅素結合的胞漿蛋白, 可被一氧化氮激活. 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精氨酸生成NO ,NO與亞鐵血紅素結合并激活可溶性GC,可使cGMP水平升高并激活蛋白激酶G,PKG可使平滑肌松弛從而導致血管舒張。 硝酸甘油也可以產生NO而具有同樣作用。

  (四) 酪氨酸蛋白激酶(TPK)途徑

  單個跨膜α螺旋受體有兩種,一種主要是生長因子受體, 膜外區(qū)是配體結合部位,跨膜區(qū)是單個α螺旋,胞內區(q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活性, 這類受體屬于催化型受體。 另一類受體的胞內區(qū)很短并沒有TPK活性 ,兩類受體分別介導不同的細胞信息傳遞途徑。

  1 受體型TPK —Ras —MAPK途徑

  胰島素、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表皮生長因子(EGF)或血小板源生長因子(PDGF)類配體與TPK受體結合后,受體二聚體化和自身磷酸化。然后中介分子如Grb 2和SOS,通過其SH2結構域與 受體胞內區(qū)上已磷酸化的酪氨酸結合,進一步激活 Ras,Ras 是小分GTP結合蛋白, 與GTP結合是活性形式,與GDP 結合是非活性形式. 激活的Ras再激活 raf 1, raf 1是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 它通過磷酸化激活MAPKKK, 然后MAPKKK通過磷酸化級聯反應以次激活 MAPKK和MAPK。最后 MAPK進入細胞核,通過磷酸化調節(jié)轉錄因子的活性,影響某些基因的轉錄。

  2 JAK—STAT途徑

  配體是大部分細胞因子和部分生長因子及激素,受體是非催化型受體,它借助于胞漿中的TP K傳遞信息。 配體與非催化型受體結合后使JAK與受體的胞內區(qū)結合而被激活, JAK是一類胞漿TPK,它通過使STAT磷酸化而激活,激活的STAT由胞漿進入細胞核, 不但把信息帶到細胞核,而且它作為轉錄因子可以直接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

  二 胞內受體介導的信息途徑

  配體是類固醇激素、甲狀腺素、維生素D3和維甲酸,受體位于細胞核或細胞漿,屬于配體誘導型轉錄因子。配體是脂溶性分子,可穿過細胞膜和細胞核膜進入細胞核 ,與核內受體結合后使受體的構像改變而被激活, 受鐵二聚體化后與基因上游的激素應答元件(HRE)結合而激活基因轉錄。

  總之, 細胞信息傳遞途徑包括配體 受體和轉導分子。配體主要包括激素 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等。 受體包括膜受體和胞內受體。轉導分子包括小分子轉導體和大分子轉導蛋白及蛋白激酶。膜受體包括七個跨膜α螺旋受體和單個跨膜α螺旋受體,前一種膜受體介導的信息途徑包括PK A途徑, PKC途徑, Ca離子和鈣調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和PKG途徑,第二信使分子如cAMP DG IP3 Ca cGMP等參與這些途徑的信息傳遞。 后一種 膜受體介導TPK—Ras—MAPK途徑和JAK STAT途徑等。 胞內受體的配體是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3、甲狀腺素和維甲酸等,胞內受體屬于可誘導性的轉錄因子,與配體結合后產生轉錄因子活性而促進轉錄。通過細胞信息途徑把細胞外信息分子的信號傳遞到細胞內或細胞核, 產生許多生物學效應如離子通道的開放或關閉和離子濃度的改變 酶活性的改變和物質代謝的變化 基因表達的改變和對細胞生長、發(fā)育、分化和增值的影響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4醫(yī)師二試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驗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