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護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腦出血后患者的中醫(yī)護理

2012-12-10 17:07 醫(yī)學教育網
|

  腦出血又稱中風,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它具有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并發(fā)癥多等特點。雖然隨著科學的進步,病死率降低了,但存在許多的后遺癥。運用中醫(yī)理論實行辨證施護,開掘祖國醫(yī)學的寶庫,具有重要的意義。實施有針對性的中醫(yī)護理,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急性期的護理

    此期(發(fā)病第一周)的護理是按醫(yī)囑正確給藥,特別是脫水藥的使用。對中臟腑:陰閉者,給清心開竅、息風豁痰,用至寶丹溫開水溶化鼻飼;陽閉者給芳香開竅,息風豁痰,用蘇合香丸溫開水溶化鼻飼。脫癥者獨參湯或參附湯鼻飼,也可以用艾條灸或隔姜灸氣海、關元、神闕、百會等穴,以回陽固脫。此期一般不主張針刺,以免加重或再次腦出血。

  2.恢復期的護理

    此期(發(fā)病一周以后)運用中醫(yī)理論,實施辨證施護具有顯著的療效。①對半身不遂者,以疏通經絡,宣導氣血。取手足陽明經為主,輔以少陽經穴。一般患側取穴,上肢取穴:肩隅、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下肢取穴:環(huán)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侖。并隨癥加減,肝腎陰虛,風陽上亢加太沖、太溪、太陽,以滋陰潛陽,息風清熱;經脈空虛,風邪入中加風池、大椎、合谷,以疏風泄邪。手法以瀉法為主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②眼口歪斜者,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取手足陽明經為主,患側取穴:地倉、頰車、翳風、合谷、內庭、太沖。有抽動者用瀉法,遲緩者用補法。③手足水腫取外關、曲池、足三里、豐隆等穴用補法針刺,用隔姜或鹽灸效果更佳。④智力減退者,針刺百會、人中、印堂、啞門、巨厥。

  3.針刺護理的注意事項

    為了達到療效及避免意外發(fā)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為了正確取穴,便于操作,持久留針及防止針刺意外情況的發(fā)生,要指導患者選擇適當的體位。②針刺前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形態(tài)胖瘦、病情虛實和針刺部位的不同,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③針具要經高壓滅菌消毒,并做好穴位皮膚和操作人員的手指消毒,防止感染。④針刺要求得氣,病人自覺針刺部位有酸、脹、麻的感覺,并在得氣基礎上施行適當的刺激,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⑤施術者要正確掌握針刺的補瀉手法。補法:進針快退針慢,插針重提針輕,針尖順經絡循行方向;出針要快,急閉其穴。瀉法與補法相反。

護考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