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草藥 > 正文

川烏頭的中藥基本信息

2012-11-08 13:46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性味:辛;苦;熱;大毒

歸經(jīng):心;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jīng);散寒止痛。主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陰疽腫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內(nèi)服須炮制后用;入湯劑應先煎1-2h,以減低其毒性。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注意:陰虛陽盛,熱證疼痛及孕婦禁服。反半夏、栝樓、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應慎服。

藥理

(1)具抗癌活性:烏頭堿對肝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2)皮下注射烏頭堿0.05毫克/公斤于電刺激鼠尾法的大鼠,即有鎮(zhèn)痛作用,效果較嗎啡3毫克/公斤體重的作用還強。次烏頭堿和烏頭原堿用熱板測定法對小鼠有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

(3)烏頭堿有局部麻醉作用,對動物的各種神經(jīng)末梢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先使興奮,繼之麻痹,知覺喪失。

(4)煎劑或其生物總堿作靜脈注射,可引起麻醉貓的冠肪血流量增加至20~70%,作用可達10~20分鐘。烏頭三并使血壓下降。小劑量烏頭堿能使動物心率亦慢,大劑量則引起心率不整,甚至纖維性顫動。

(5)煎劑腹腔注射或口服對實驗動物的甲醛性及蛋清性踝關節(jié)腫有明顯的消炎作用。

(6)煎劑劑量達大(1次服15~60克)或連續(xù)服用,可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先覺口、舌及肢體發(fā)麻,繼之惡心、哎吐、煩躁不安,言語困難,血壓下降,四肢攣搐,最后則導至神志不清,呼吸誤竭與心臟麻痹。

藥用

(1)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

肝癌 烏頭堿100~300微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靜肪滴注,日1次,迄總量達3000微克為1療程。宜于原發(fā)性肝癌。有效率66.6%。

乳腺癌 川烏頭、胎盤粉、延胡索、草烏、當歸、乳香、沒藥、蜈蚣各9克,全蝎、血竭、肉桂、三七粉、玳瑁各6克,紅參、輕粉各3克,干蟾皮(粉)2枚 共研細末,為抗癌粉,分10份,納入膠囊,早、晚各服1份,溫開水送服。能使腫痛緩解,結(jié)核消散。

淋巴肉瘤 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生南星各等量 搗爛,陳醋調(diào)膏,外敷腫瘤,日1次。能使壓迫癥狀消失,淋巴結(jié)腫大逐漸縮小。

骨肉瘤 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藥、炙甘草各6克,山豆根12克,三棱、莪術、紫草根、地龍各9克,馬錢子(末)0.3克(另吞)水煎服,日1劑??墒沽瞿[逐漸消散,劇痛緩解。宜于早、中期。可適當結(jié)合放療及手術治療。

鼻咽癌 制川烏、老鼠勒、七星劍、鐵包金、入地金牛、茜草、蒺藜、穿破石、山慈姑各6克,茅莓、丹參、鉤藤、走馬胎各12克,大棗24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迄疼痛解除,腫物縮小,枯萎、脫落。

皮膚纖維瘤 川烏頭、黃藥子、三七、重樓、元胡、芒根、山慈姑各30克,冰片6克 共研細末,為抗癌止痛散,每服3克,日3次,溫開水送服。能解除劇烈刺痛,軟縮纖維腫瘤。亦可結(jié)合手術切除。

(2)祛風止痛,用于風邪痛痹:

風濕痹痛 生川烏(去皮尖,為末)6克,糯米60克 加水,用慢火熬煮為川烏粥,下姜汁與密各1茶匙,早、晚空腹溫服。

手術疼痛 生川烏磨成細粉,按10%比例浸入70%酒精中,24小時后過濾,貼敷用(應新鮮配制,使用時間以不超過1個月為宜)。輕度疼痛用后即可消失。一般還可作小手術的粘膜表面麻醉用,用時以藥析浸濕擰干,敷貼于需要麻醉的部位,經(jīng)5~10分鐘后,即可施行手術。

(3)醫(yī)瘡消腫,用于瘡癰腫毒:

瘡疸腫毒 川烏頭(炒)、黃柏(炒)各30克 蜂密調(diào)涂,留頭,干則以米泔潤之。

陰疸浸腫 生川烏、生草烏各適量 搗爛外敷。

跌打傷腫 生川烏30克,草烏、紅花、烏梅、甘草各0克 用白酒500克浸泡1周,每服5毫升,日3次,局部用藥棉蘸藥水外敷腫處。

考證

出自侯寧極《藥譜》《綱目》:烏頭有兩種,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謂之川烏頭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為烏頭,冬則生子已成,故曰冬采為附子。其天雄、烏喙、側(cè)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獨頭者,即無此數(shù)物也。其產(chǎn)江左、山南等處者,乃《本經(jīng)》所列烏頭,今人謂之草烏頭者是也。故曰其汁煎為射罔。弘景不知烏頭有二,以附子之烏頭注射罔之烏頭,遂致諸家疑貳。川烏頭與草烏頭,在明代以前多統(tǒng)稱為烏頭。至《本草綱目》始明確區(qū)分,此說與目前商品川烏頭、草烏頭的來源基本符合。但川烏頭之栽培,始見于《本草圖經(jīng)》,故宋以前所稱之川烏頭,似亦屬野生之烏頭。參見草烏頭條。

用服用量

煎劑:6~12克。

丸散:0.2~1.5克。

酒劑:3~10%,15~45毫升。孕婦忌服。

藥方選錄

1、治療心痛徹背 背痛徹心:川烏頭一分(炮) 赤石脂二分 干姜一分 附子一分 蜀椒二分.上五味 末之 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 日三丸 不知 稍加服.(《金匱要略》烏頭赤石脂丸)

2、治療風寒濕痹、麻木不仁:川烏頭(生 去皮尖為末).用香熟白米粥半碗 藥末四錢 同米用慢火熬熟 稀薄 不要稠 下姜汁一茶腳許 蜜三大匙 攪勻 空腹啜之 溫為佳 如是中濕 更入薏苡仁末二錢 增米作一中碗服.(《本事方》川烏粥法)

3、治療風寒濕痹 攣痛不能步握:五靈脂、川烏頭(炮去皮臍)、蒼術(薄切酒浸 干)各二兩 自然銅(燒熟)一兩.上為細末 水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丸 溫酒下 漸加丸數(shù);服至病除.(《普濟方》烏術丸)

4、治療風痹、榮衛(wèi)不行 四肢疼痛:川烏頭二兩(去皮切碎 以大豆同炒 候豆汁出即住) 干蝎半兩(微炒).上件藥 搗羅為末 以釅醋一中盞 熬成膏 可丸 即丸如綠豆大 每服以溫酒下七丸.(《太平圣惠方》)

5、治療腳氣疼痛 不可屈伸:麻黃、芍藥、黃芪各三兩 甘草三兩(炙) 川烏頭五枚(細切 以蜜二升 煎取一升 即出烏頭).上五味細切四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 內(nèi)蜜煎中 更煎之 服七合 不知 盡服之.(《金匱要略》烏頭湯)

6、治療冷氣下瀉:木香半兩 川烏頭(生 去皮)一兩.上為細末 醋糊丸如桐子大 陳皮、醋湯下三、五十丸.(《本事方》木香丸)

營養(yǎng)知識

川烏頭知識介紹: 川烏頭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主根(母根)。烏頭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叢中,分布于遼寧南部、河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省、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主要栽培中于四川。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地上部分莖葉,摘取桂冠下子根(附子),取主根(川烏頭),去凈須根、泥土,曬干。

川烏頭為不規(guī)則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多向一側(cè)膨大,長2至7.5厘米,直徑1.2至 2.5厘米。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皺縮,有瘤狀側(cè)根及子根痕,質(zhì)堅實,斷面類白色或淺灰黃色, 形成層環(huán)多角形,氣微,味辛辣,麻舌。以飽滿,質(zhì)堅實,斷面色白者為佳。

川烏頭補充信息: 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生川烏、制川烏。

生川烏即是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殘莖,洗凈,撈出,干燥便可。生川烏有毒,一般多外用。

制川烏取即凈川烏,大小個分開,用水浸泡至內(nèi)無干心,取出,置鍋內(nèi),加水煮沸4至6小時或置蒸籠內(nèi)蒸6至8小時,至取大個及實心者切開內(nèi)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便可。每次1.5~3克,宜先煎、久煎。

炮制后的藥材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蛀。生川烏按毒性中藥專管。

川烏頭適合人群: 陰虛陽盛,熱癥疼痛及孕婦禁服。

川烏頭食療作用: 川烏頭味辛、苦,性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jīng);毒烈升散;

具有祛風除濕,溫經(jīng)散寒,行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陰疽腫毒。

川烏頭食物相克: 川烏頭反半夏、瓜蔞、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惡藜蘆,忌豉汁。

川烏頭做法指導: 1. 內(nèi)服須炮制后用;入湯劑應先煎1至2小時,以減低其毒性。

2. 風寒濕痹,骨節(jié)疼痛,寒濕盛而痛甚者,可與防風、羌活,威靈仙等配伍。

3. 寒濕分襲,骨節(jié)疼痛,不可屈伸者,可與麻黃、芍藥等配用。

4. 寒瘀血留滯經(jīng)穎,肢體筋脈攣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可與草烏頭、地龍、乳香等同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