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血液粘度測定的質量控制:
血液粘度對于機體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均有重要意義。依我科室血流變儀的操作程序和經(jīng)驗,現(xiàn)提出有關血液粘度測定規(guī)范化和質量控制的幾點建議。
1、儀器的選擇與標準血液是含有各種微粒的液體,是非牛頓流體,它的表觀粘度與切變率有密切關系,因此,測定血液的粘度計應有較寬的切變率范圍,可以選擇旋轉式粘度計或切變率可凋的毛細管粘度計。旋轉式粘度計可以給出確定的切變率,而切變率可調的毛細管式粘度計反映的是平均切變率。
選擇粘度計要進行儀器靈敏度穩(wěn)定性實驗。合格的粘度計在低切變率下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能夠反映出同一血樣的二份壓積差為1%的血液的表觀粘度差異。在高切變率條件下,則能夠反映出壓積差2%的血液的表觀粘度差異。
血漿、血清可以看作是牛頓流體,一般采用毛細血管粘度計測定其粘度。毛細管粘度計中的毛細管部分應由玻璃制成,內徑勻直光滑。檢測全血粘度的毛細管內徑不能大于0. 5 mm,管長管徑之比大于2000
2、受檢者的準備和血樣的采集由于影響血液粘度的因素多而復雜,因此,在采集血樣之前,要求受檢者注意生活起居和飲食、運動、藥物等。一般宜早晨空腹采血。
采血部位一般選前肘靜脈,采血時應盡可能縮短靜脈阻滯時間。采血一般用一次性封閉式真空定量采血管(含肝素)采血,采血后輕輕顛倒混勻5一8次,讓血樣充分抗凝,檢測前不要打開試管蓋(塞),以防止血液中PO2,PCO2,HC飛和PH等的變化而影響血液的流變性。
3、抗凝劑和盛血容器內壁處理血液非常容易凝固,所以采血時須加人適量、適當?shù)目鼓齽?,一般用肝素,肝素用量?0一20IU/ml血,以免血小板聚集和紅細胞變化。優(yōu)質的血液標本是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首要保證,一次性封閉式真空采血管內壁已作防粘防靜電處理,管內無菌,因此,最好用真空采血管。
4、血樣的放置時間采血后,血樣保存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影響到血液粘度的測試結果。而保存的時間又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
血樣一般不能在0℃以下冰凍保存,在冰凍條件下,紅細胞會發(fā)生破裂和溶血。血樣應在0. 5一2小時內完成測試工作。
取血后,立即進行測定也不適宜,所測結果偏低。因此,取血后靜置20分鐘后進行測定為宜。
5、工作溫度粘度計應具有恒溫控制系統(tǒng),其波動范圍應控制在土0. ScC以內。在進行粘度測定前把血樣及粘度計都預熱到工作溫度。血液粘度可定在37℃土1℃,因為,37℃左右,紅細胞都將有最佳變形性,溫度的過高或過低,都對紅細胞變形性產生顯著影響。
6、血液粘度測定每次測定之前,測量系統(tǒng)都應清洗,血液粘度測定,應選擇符合實驗要求的切變率。通常是在1-200s切變率范圍內,至少選擇二個以上切變率,其中一個切變率要在40s以下。
靜置的血液中紅細胞聚集可能引起血漿和細胞聚集體的分離,并加速紅細胞沉降。因此在進行粘度測定前的即刻應將血樣充分混勻按操作要求的規(guī)定量將血樣快速移向樣品槽內應將血樣沿管壁注人,切勿使血樣中出現(xiàn)氣泡。
粘度測定應先測定高切變率下的粘度,再測定低切變率下的粘度。7測定結果的可比性血液粘度是血液流變學的基本指標,對測定結果的臨床應用需要多方面的信息資料,因此,應有一份符合要求的檢驗申請和檢驗結果報告單。
申請單應填寫受檢查的性別、年齡、疾病的診斷等。檢驗者應填寫溫度,紅細胞壓積等,測定結果應按國際單位制(si)的規(guī)定,血液粘度應采用mpa. s為單位。
總之,血液流變學的主要綜合指標是血液粘度,血液粘度增高是非特異性的病理生理變化,近年來,由于血液流變學的發(fā)展,很多學者和醫(yī)務工作者通過測定了解到血液流變學指標可以作為某些疾病的診斷指標,通過動態(tài)的監(jiān)測和研究某些疾病過程中的血液流變性質的變化,發(fā)現(xiàn)這些變化可以作為疾病轉歸的指標,并提出了一些治療方法??傊?。血液流變學為臨床醫(yī)學帶來了新的概念和信息,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