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9日 16: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化膿性腦膜炎是由化膿性細菌廣泛侵襲腦、腦膜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常見的病原菌有腦膜炎雙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B型,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和沙門菌等。
【診斷】
1.好發(fā)于嬰幼兒、兒童和老年人。
2.病前多有鼻竇炎、開放性顱腦損傷、化膿性中耳炎等病史。
3.多呈暴發(fā)性或急性起病。
4.多有發(fā)熱、劇烈頭痛、嘔吐、抽搐,腦實質(zhì)受累出現(xiàn)意識障礙、精神癥狀,查體頸項強直、布氏征、克氏征陽性等。
5.血常規(guī):血中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增高。
6.腦脊液檢查:壓力增高;外觀渾濁或呈膿性;細胞數(shù)達(1000~10000)×106/L,早期中性粒細胞占85%~95%,后期以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為主,蛋白增高多為1~5g/L,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一般細菌培養(yǎng)均可陽性。
7.腦電圖檢查:無特征性改變,表現(xiàn)為彌漫性慢波。
8.影像學檢查:病變早期CT或顱腦MRI檢查可正常,隨病情進展MRI的T1加權(quán)像顯示蛛網(wǎng)膜下腔不對稱,信號增高,增強后呈不規(guī)則強化;T2加權(quán)像腦膜和腦實質(zhì)信號增高;后期部分CT或MRI可見室管膜炎、硬膜下積液及局限腦膿腫等。
【鑒別診斷】
1.病毒性腦膜炎:前驅(qū)期有類流感樣癥狀,發(fā)熱等全身中毒癥狀較輕,CSF淋巴細胞增高為主,蛋白輕或中度增高,糖正常,呈自限性。
2.真菌性腦膜炎:患者常有免疫缺陷史,起病隱襲,CSF淋巴細胞增高為主,糖含量明顯降低,CSF墨汁染色可檢出新型隱球菌。
3.結(jié)核性腦膜炎:起病較隱襲,表現(xiàn)為一定程度的意識障礙、顱內(nèi)壓增高、癲癇發(fā)作及局灶性神經(jīng)體征,CSF典型改變?yōu)榱馨图毎p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結(jié)核菌抗酸染色陽性。
4.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常在活動中起病,突發(fā)劇烈頭痛、嘔吐、頸強直和一過性意識喪失,CT可見出血,腦脊液血性可確診,須與外傷或腰穿損傷鑒別。
【治療】
化膿性腦膜炎的治療首先是針對病原菌選取足量敏感的抗生素,并防治感染性休克,維持血壓,防止腦疝。
1.抗菌治療:病原菌未能明確時,可選用廣譜抗生素,氨芐青霉素對腦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桿菌均有抗菌活性,予6~8g/d,可迅速提高血藥濃度和腦脊液藥物濃度。若病原菌明確,應根據(jù)病原菌選用抗生素。
?。?)腦膜炎球菌腦膜炎:首選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磺胺異噁唑可選用,首次50~100mg/kg,以后每日80~160mg/kg,分四次靜脈點滴,治療48小時臨床癥狀仍無改善者,及時更換其他抗菌藥。
(2)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首選氨芐青霉素(用法同前)。
?。?)肺炎球菌腦膜炎:首選青霉素800萬U~2000萬U,分次靜滴,2周為一療程,也可用氨芐青霉素,新一代頭孢類抗菌素療效亦較好。
?。?)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腦膜炎:大腸桿菌最多見,其次為肺炎桿菌、綠膿桿菌,選用氨芐青霉素或頭孢類抗菌素聯(lián)合運用。
2.激素:對于暴發(fā)性感染的成人患者,如伴顱高壓、嚴重菌血癥,可用糖皮質(zhì)激素10~20mg/d。
3.對癥支持治療:降顱壓、降溫、抗驚厥治療。
4.合并顱內(nèi)膿腫者,若顱壓較高,不能及時改善癥狀,有必要行立體定向膿腫抽吸術(shù)或開顱清除膿腫,或者在短期內(nèi)行腦室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