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報錯頁面

您可能輸錯了網址,或該網頁已被刪除或移動,您還可以:

返回上一頁返回首頁網站地圖

推薦閱讀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遺體捐獻醫(yī)學 致敬“無言良師”

2012-09-06 16:06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昨日,長青園骨灰林,親人反復撫摸墓碑上逝者的名字。

alt

昨日,長青園骨灰林,女兒給逝去的父親敬上鮮花,其父是遺體捐獻者。

  “無言良師”是醫(yī)學界對志愿遺體捐獻者的最高榮譽的稱謂。昨日下午,長青園骨灰林內的《生命》紀念碑前,北京市紅十字會和北京解剖學會舉辦了一次特殊的集體掃墓活動《生命》追思會,悼念志愿捐獻遺體的逝者。

  “爸,我來看你了。”女兒的手輕輕擦拭碑上父親的名字,眼淚一顆顆墜下,父親魯京瑞的名字和眾多姓名排列在一起,他們是志愿捐獻遺體者。

  500余人手持菊花,向那些為醫(yī)學事業(yè)志愿捐獻遺體者默哀致敬。

  致敬者,有來自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北京醫(yī)科大學、首都醫(yī)科大學遺體捐獻接受站的工作人員,各醫(yī)學院校的師生代表、醫(yī)務工作者、北京市紅十字會、北京解剖學會會員代表和北京紅十字會志愿者等。

  北京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呂仕杰介紹,從1999年起,北京市紅十字會負責實施北京市接受志愿捐獻遺體工作,歷經十載,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12516人報名志愿捐獻遺體,其中6508人辦理了公證,1088人實現(xiàn)了遺體捐獻。

  2010年,三個“志愿捐獻遺體登記接受站”,接受了146名志愿捐獻遺體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京地區(qū)醫(yī)學教育和研究中人體解剖學標本過于緊張的狀況。

  為了緬懷志愿遺體捐獻者,北京市紅十字會和北京解剖學會每年都要在清明節(jié)前夕舉辦追思活動,至今已連續(xù)舉辦四屆“《生命》追思會”。

  講述

  說服兒女 捐獻丈夫遺體

  田桂蘭在紀念碑找到丈夫的名字,蹲下身,默默凝視,墨鏡后是一雙含淚的眼。

  “我是遺體捐獻者趙守信的妻子,我代表我的家屬來這里紀念,謝謝你們還記著我的老伴兒。”72歲的老教師田桂蘭哽咽。

  去年5月,趙守信老人走了,享年74歲,老人生前和妻子一起做了遺體捐獻公證,“這是我們老兩口達成的共識,我會遵從他的遺愿,陪老伴兒最后一程,之后我聯(lián)系了首都醫(yī)科大學遺體接受站。”

  老兩口的兒女說什么也不同意捐獻父親遺體,想不通父親怎么會有這樣的愿望,田桂蘭做兒女的工作,希望孩子能理解父親的選擇。

  田桂蘭說,捐獻遺體是件好事,把死看淡一點兒,沒什么大不了的,火化后,穿最好的衣服,戴最好的首飾,又能怎樣?還得給孩子們帶來很多麻煩,一塊墓地就至少幾萬塊錢,實在沒必要。

  “從個人利益考慮,捐獻遺體可以減輕子女負擔,從國家的角度想,為國家的醫(yī)學研究、為白衣天使早日成才,都非常有意義,我愿意為醫(yī)學做貢獻。”田桂蘭說。這些話,只敢和知心人說,“怕周圍的人不理解我,會覺得我這個人太狠,死了也不想入土為安。”

  田桂蘭說,她要鼓勵子女今后也參加遺體捐獻。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