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乳腺癌 > 正文

乳腺癌病因及病理分型

2018-06-15 15:03 醫(yī)學教育網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均以西歐、北美高居首位,而亞洲、拉丁美洲、非洲最低,但近年統(tǒng)計資料表明有增高趨勢。

乳腺癌病因及分型

[病因]

乳腺癌也象其他惡性腫瘤一樣,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通過基礎與臨床研究,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已知許多因素能影響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研究較為廣泛深入的內分泌、遺傳和病毒的三種致病因素。

1、性激素紊亂: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催乳素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有致癌作用。乳腺癌主要在婦女中發(fā)生,好發(fā)于絕經前、后及初潮早、絕經晚的婦女。當兩側卵巢不發(fā)育或已作手術切除者,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此外與皮質激素代謝紊亂及外源性雌激素也有一定關系。

2、遺傳因素:有乳腺癌家庭史的婦女,發(fā)病相對危險性,在絕經前和絕經后分別為2.4和1.7(正常婦女為1)。尤其親屬中母親與姐妹都在絕經前發(fā)生雙側乳腺癌的婦女,其本人在40歲前患乳腺癌的機率大大增加。

3、病毒致癌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然而人的乳汁內和乳腺癌組織中也見到b型病毒樣顆粒,但也有人持否定態(tài)度,至今也無足夠流行病學證據以證實之。

也有人認為乳癌發(fā)病與生活方式、飲食、營養(yǎng)、熱卡、肥胖等密切有關。

[病理分類]

乳癌組織形態(tài)較為復雜,類型眾多,而且往往在同一塊癌組織中,甚至同一張切片內可有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目前國際、國內的乳癌病理分類,在實際應用中仍未統(tǒng)一。國內乳癌病理分類如下 :

1、非浸潤性癌:指癌瘤最早階段,病變局限于乳腺導管或腺泡內,未突破基底膜時稱非浸潤癌。

1)小葉原位癌:起源于小葉導管及未梢導管上皮的癌,約占乳腺癌的1.5%。切面呈粉紅色半透明稍硬顆粒狀區(qū),病變大多呈多灶性,癌細胞體積較大,形態(tài)一致,但排列紊亂,導管周圍基底膜完整,常累及雙側,發(fā)展緩慢。

2)導管內癌:發(fā)生于中心導管的原位癌,病變可累及導管范圍廣或呈多中心,散在分布,切面呈顆粒狀帶灰白或淡黃色小點,猶如皮膚粉刺樣內容物。

2、早期浸潤癌:從非浸潤性癌到浸潤性癌是一逐漸發(fā)展的過程。其間經過早期浸潤階段,根據形態(tài)的不同,分為二類。

1)早期浸潤小葉癌:小葉原位癌穿過基底膜,向小葉內間質浸潤,但尚未浸潤至小葉范圍之外。

2)早期浸潤導管癌:導管內癌少量癌細胞突破導管基底膜,向間質浸潤,但浸潤范圍小。

3、浸潤性癌 癌組織向間質內廣泛浸潤,形成各種形態(tài)癌組織與間質相混雜的圖像。浸潤型癌又分為浸潤性特殊型癌和浸潤性非特殊型癌。浸潤性非特殊型癌又根據癌組織和間質比例多寡分為:單純癌、硬癌、髓樣癌。

1)浸潤性非特殊型癌:

①單純癌:較多見,約占乳腺癌一半以上。癌組織主質和間質成分接近,癌細胞常集聚成小巢,片狀或粗索狀。

②硬癌:約占乳腺癌總數的10%左右,癌主質少,間質多為特點。體積小,質地硬,切面瓷白色,癌邊緣呈蟹足狀向周圍浸潤。

③髓樣癌:約占乳癌總數10~20%,癌組織主質為多,間質少。瘤體可達巨大體積,切面灰白色,中心部常有壞死。根據間質中淋巴細胞浸潤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兩個亞型:淋巴細胞浸潤少的為非黃型髓樣癌,浸潤多者為典型髓樣癌。后者預后好,常劃入特殊型浸潤癌內。

2)浸潤性特殊型癌

①乳頭狀癌:大導管內癌,極少由大導管內乳頭狀瘤演變來。多見于50~60歲婦女,腫塊單發(fā)或多發(fā),部分有乳頭溢液,大多血性,溢液涂片可找到癌細胞。切面呈棕紅色結節(jié),質脆,結節(jié)內有粉紅色腐肉樣或乳頭狀組織。此癌生長緩慢,轉移也較晚。當癌實質一半以上表現為腺管樣結構時,可診斷為腺癌。

②粘液腺癌:又名膠樣癌,較少見。發(fā)病年齡大,生長緩慢,境界清楚,切面半透明膠凍樣物,癌組織中含有豐富粘液,惡性程度較低,腋下淋巴轉移較少見。

③濕疹樣癌:又稱乳腺派杰氏病。此癌形態(tài)上特征為:乳頭、乳暈皮膚呈濕疹樣改變和表皮內出現一種大而有特征性的派杰氏細胞。此癌多數合并導管內癌和小葉原位癌,部分為浸潤性導管癌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